找到相关内容205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董其昌和南北宗论(2)

    是由庄而及于禅,澹又近于淡,《庄子?刻意》篇云:“澹然无极,而众美从之。”  苏轼又认为理想的书法应是“端庄杂流丽”(见《苏东坡集》前集卷一《和子由论书》),所以他大骂“颠张醉素两秃翁,追逐世好称书工...,以柔克刚为目的。所以,《庄子》第一篇谈的是“逍遥游”。其游固然逍遥,然“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”,其大“不知其几千里也”,其背“不知其几千里也”,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”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5766279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(白 话 解 释)

    平常。平常就是道,佛是平常心。  这是一幅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的古印度文明的图景。在轴心时代(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),在中国,出现了孔子、老子、墨子、庄子和列子等诸子百家;在古印度,出现了《奥义书...

    刘永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1366297.html
  • 马祖道一返蜀的时间、动机及其影响

    自行佛行,自成佛道建立了一个完满自足的坚实基础。这就为挖掘“自家宝藏”,破除一切外在偶像、权威、经卷、知识、修持、仪轨找到了圆满自足的依据,也就为打通与孟子的“万物皆备于我”和庄子的“天地与我并生,而...

    郭辉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4966368.html
  • 法门巨匠 一代楷模——初读《巨赞法师全集》随感

    一位满腔热血、要求上进的青年。1924年,巨赞法师16岁,考取江阴师范学校,在校时便注重关心社会民生问题,常与同学讨论时事政冶和人生哲学,写出处女作《庄子雏议》。1925年,上海爆发“五卅惨案” ,...

    李盛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0666457.html
  • 无诤与圆融——《维摩诘经》的核心义理对宗教对话的贡献

    人们所期待的面目出现,所以才隐藏更深,不易觉察,但可能的危害也更大。老子曾经说“圣人不死,大盗不止。”《庄子·盗跖》以一种更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这一观点。佛陀无疑是善良慈悲的化身,他四十余年劳苦奔波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966653.html
  • 以寺院学风及道风的建立谈僧青年的道业规划

    实修的真实法语。身为中国僧伽的我们,要发挥北传大乘佛法的精华,这些法宝更应珍惜并予与重视。而《四书》有澫益大师的《四书藕益解》,江谦居上补注。老庄思想可读明朝憨山大师的《老子道德经憨山解》及《庄子内...

    心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3867039.html
  • 南诏观音佛王信仰的确立及其影响(1)

    释儒所撰碑文,完全可以支持我们将释儒视为佛教义学僧,因为表现大理国释儒的哲学思想的材料,主要是《周易》等儒家著作及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等道家著作,而这些著作恰恰正是“义学教主”玄鉴纂集《护国司南抄》的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267188.html
  • 拈花微笑——禅学起源

    谈玄论空,出入于老庄,成为一代风气。如名僧支遁(支道林)注《庄子·逍遥游》,为世人叹服,成为庄学的权威。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之中,慧远法师一反那种清谈之风,提倡崇尚实践、重视修行的般舟三昧禅法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967195.html
  • 菩提达摩事迹评述

    非常名”(《老子·一章》), 《庄子·外物》中所讲的“得鱼而忘筌”、 “得意而忘言”等思想结合起来,从而提出了“得意在忘象,得象在忘言”(《周易略例·明象》)的主张。王弼所讲的“言”、 “象”、...

    刘太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4767279.html
  • 永觉元贤援禅辟儒道的基本哲学问题探究

    ,则一理浑然而已,岂有动静哉?……”  太极概念首出庄子【注[14]】,但为易传哲学载用而发挥之【注[15]】,原为一宇宙论问题意识下之最高存在根源,本身可以以动静之作用化生万物,但是禅师认为周子之...经验世界只有一否定的态度,若一昧地对经验世界予以否定的话,则在经验的活动中必导致另一种虚妄。有人以为庄子言无乃超越有无之说者,禅师认为庄子虽能以重玄之思维不断上番,但仍将无之概念立为最终极原理,故而未能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5667354.html